港男苦等10年公屋!超入息上限$333+上訴被職員遺失文件不受理|網絡熱話
申請二人公屋望改善居住環境
今次受訪的苦主李先生原本與太太及兄長居住在同一公屋單位內,兄長的太太仍在中國生活,因現時的單位不敷使用因此未有申請來港,而李先生也因為想改善居住環境,因此在2012年時就與太太入紙申請二人家庭單位,苦等10年,終於藉「特快編排公屋」計劃獲派葵盛西邨一個40多年樓齡的單位,雖然單位內曾有人死亡,但為了盡快解決住屋問題,李先生還是接受,一家人也非常開心。


因疫情獲加班津貼、$333打破安居夢
原以為終於可以上樓,李先生沒想到突然接到一個壞消息,指他們的家庭總收入超出了限額,不符合入住公屋資格。現時二人家庭的入息限額是每月$19,550,而李先生就超出了$333。



而為何會多出了$333,李先生解釋,他是在醫管局病房裡照顧病人的前線職員,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經常需要加班,因此獲得$333的加班津貼。李先生指,他的工作要替新冠肺炎病人換尿片、餵食和清潔等,屬於嫌惡性並高危的工作,但他從不會因此而想過離職,卻沒想到這$333會打破他的安居夢,因此令他相當無奈。


房署稱從未收過上訴文件、疑遭職員遺失
收到房署通知他不符合資格後,李先生也馬上進行上訴,為了證明這$333只是疫情期間的加班津貼,非常規收入,李先生更特別請上司為他撰寫一封證明,並在4月21日帶同12個月的出糧紀錄親自去到房屋署辦事處。當時的職員表示已收到,並指會在7至21個工作天回覆。


但直到6月1日,李先生都未有收到任何通知,因此再次上到辦公室查詢,當時負責跟進的主任回應「翻查電腦,你們沒有交過任何上訴資料」,李先生因此懷疑是職員遺失了他的文件,令他無法在上訴期內上訴並取消了他的公屋居住資格。

即時補交文件仍被通知不合資格
當時的主任就建議李先生再補交資料副本,李先生一早有準備,於是就在當日即時補交。但去到第二天,即6月2日,李先生又再收到房署的回覆,指他未有按指示於限期內提交文件上訴,當時李先生認為自己前一天已補交,因此未有理會。

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至6月9日,李先生終於再次收到房署信件,但內容仍然是表示「覆核期間沒有提供有效文件證明你的家庭入息在接受詳細資格審查時符合申請資格,所以本署未能恢復你的公屋申請」,李先生收到回信後心情跌至谷底,表示明明6月1日才親自交了上去,因此懷疑職員根本沒有看過該文件。李先生因此去住特首辦及房屋署署長,各個單位都指會跟進,但一直都未有回應。

訪問期間收房署來電、仍未見希望
李先生在受訪期間突然收到房署職員的來電,原以為是有好消息,但職員卻指他們已收到並看過李先生補交的文件,經審查後認為李先生的仍然是超還了入息限額,即使有李先生上司的信件,也未能上訴成功。李先生疑惑「抗疫都唔計在內?」,職員則指「唔係抗疫,係加班津貼,個名係特別酬金」。
李先生不憤,指信上指明是與新冠肺炎有關,但房署職員仍堅持指他超出限額,要取消其公屋資格。李先生無奈表示「我唔係多你三千幾三萬幾,同埋唔係個個月有,我係因為疫情公司人手不足,我去填補空缺,自己都中埋新冠肺炎,等咗10年,換嚟呢個結果」感到非常無助。

資料來源:東張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