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儲錢調查 香港人月儲呢個數!網民熱議:儲到十分一都偷笑|網絡熱話
撰文:MM|圖片:Pexels|資料: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 2020》
香港儲蓄調查 平均月儲錢$7,000
調查指,受訪者平均每月儲錢$7,000,每月儲$10,000以上的人數也不少,佔3成。報導出街後,引來不少網民議論紛紛,認為能夠一個月儲$7,000簡直無可能!並不是所有人訂立儲蓄目標就能儲錢,也有打工仔有心無力,最主要原因是「沒有收入」和「入不敷支」。

逾3成人士沒有儲蓄,其中近4成人沒有收入,另外6成是入不敷支或者收入太少。不少網民都認為儲$7,000極困難。更有人諷刺:「我同李嘉誠月均儲蓄$5,000萬。」


儲蓄目的是為了「安全感」
儲蓄用途很多,可以是以備不時之需,也可以是準備用作投資或購物、準備退休等等。在調查中,約60%受訪者認為儲蓄的最大意義是「令生活更有安全感」。尤其現時的經濟波動令人產生危機感,工作也變得不穩定,儲蓄變得更為重要。但「儲蓄安全感」僅得54分(100分為滿分),與往年一樣。

在現今經濟環境下,港人對儲蓄心態慢慢有所轉變,今年較往年多出1成人有設定今年儲蓄目標,受訪者也較往年要求更高,由去年目標年儲$113,000升至今年目標年儲$128,000。受訪者認為平均$50萬儲蓄就有足夠的安全感。而家長為了養育小朋友,則認為至少需要$74萬先有安全感。當中有儲蓄習慣的家長更達76%,月均儲蓄近$8,600,較普遍市民高出約22%。

但也有人表示就算儲錢儲到$50萬,仍然無法在香港獲得安全感。

減少投資和銀行存款 改為放現金在家中
不過對現時環境的不安,不止反映在儲蓄金額上,也反映在儲蓄方法上。尤其在調查中明顯見到受訪者減少投資買賣和購買儲蓄保險,分別下跌1%及4%,同時減少銀行存款,多了5%受訪者選擇將現金放家裏。對經濟環境和金融機構的不信任,令人選擇變得更為保守。

撰文:MM|圖片:Pexels、連登討論區、Facebook|資料: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