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被指抄襲多套電影/綜藝節目 導演親自回應!|網絡熱話
撰文:新假期編輯部|圖片:Netflix、MBC截圖、電影海報
《魷魚遊戲》爆紅因為夠貼地
《魷魚遊戲》由9月17日上架Netflix以來,旋即成為熱話,不少網民分析,《魷魚遊戲》的劇情其實並不創新,但之所以比其他類似的劇集/電影更火爆,是因為無論角色的設定還是遊戲的選擇,都比其他劇集/電影更貼地、更接近我們的生活。《魷魚遊戲》的玩家大都是社會上一些被認為是「失敗者」的人,他們沒有超高的智慧,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是你和我身邊都一定存在的「普通人」,因此看的時候更容易代入。
![《魷魚遊戲》由9月17日上架Netflix以來,旋即成為熱話,未看過真的會和別人沒有話題!(圖片來源:Netflix)](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photo_886640615615b305abcb1a.jpg)
簡單遊戲更易投入
另外,劇集中所玩的遊戲也很簡單,觀眾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能明白玩法,正如導演自己所說:「觀眾們可以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每個人物、而不是複雜的遊戲規則上」,加上這些遊戲自己也有玩過/能玩到,打正旗號玩「集體回憶」,自然更容易投入。
![劇中的6個遊戲都是韓國家傳戶曉的遊戲,而且玩法簡單,觀眾不用花太多心神去了解。(圖片來源:Netflix)](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79c2ac3c953fe022949f1a9258f27ba5_1995743742615b314abb9e7.jpeg)
3大抄襲位!
角色設定被指抄襲《賭博默示錄》
不過人紅自然是非多,不少網民都認為《魷魚遊戲》雖然好看,但卻涉嫌抄襲多個劇集、電影,甚至綜藝節目。《魷魚遊戲》的角色設定大部分都是因欠下巨債,所以希望透過玩遊戲贏取一筆金錢;而2009年上映的《賭博默示錄》中,主角伊藤開司同樣為了償還債務,因此接受邀請登船參加限時賭局。
![《賭博默示錄》中,主角伊藤開司同樣為了償還債務,因此接受邀請登船參加限時賭局。(圖片來源:《賭博默示錄》海報)](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6e1a4e1f_101452472615b31573da32-725x1024.jpg)
![《魷魚遊戲》的主角一開始贏了456萬韓元,但被小偷搶去,無法還債。(圖片來源:Netflix)](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screenshotter-netflix-1012_2106173352615b3165d08f5-1024x576.jpg)
遊戲「一二三木頭人」被指抄襲《要聽神明的話》
另一個最多人聯想到的,就是2014年的日本電影《要聽神明的話》。《要聽神明的話》內容是一群中學生被逼在課室與一隻達摩玩起了「一二三木頭人」的遊戲,凡是違反規則行動的人全部遭到血腥屠殺。這點的確和《魷魚遊戲》的第一個遊戲一樣,但除此之外,其他內容並不相同。
![《要聽神明的話》的「一二三木頭人」不是巨型女孩裝置,而是達摩。(圖片來源:《要聽神明的話》)](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6a6egomquwkcos4so80cscc00qzthxn-700x1000_1800383133615c34bcdcc9e-717x1024.jpeg)
![有網民cap圖做對比。(圖片來源:theqoo.net)](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zfcgn_196891186615b3188dbdeb.jpg)
拔河遊戲高處跌落被指抄襲《無限挑戰》
而《魷魚遊戲》第三關的拔河遊戲,有眼利的網民則認為與2014年播出的《無限挑戰》其中一集的拔河遊戲非常相似。兩者都是把參加者分成2隊參加拔河遊戲,輸了的隊伍會從高處跌落,無論玩法和場景都如出一轍,難怪會被人懷疑是抄襲。
![第三關的拔河遊戲會死一半的參賽者。(圖片來源:Netflix)](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screenshotter-netflix-4200_338667356615b31ae03285-1024x576.jpg)
![《無限挑戰》其中一集的拔河遊戲利用虛擬環境製做跌落的緊張感。(圖片來源:MBC)](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797ea800_1400215295615b31c112a5f.jpg)
導演無奈回應:劇本09年前已寫好
《魷魚游戲》導演黃東赫早前透過記者會,回應了以上的指控,他表示,2008年的他經常泡在漫畫店,看了不少與「生存」有關的漫畫,於是希望能以韓國做背景寫一套與「生存」有關的劇集,劇本也在他的努力下終於在2009年寫好,但當時的韓國社會風氣接受不了他這種內容殘忍陰暗的故事,所以一直找不到人投資,直到多年後Netflix出資,他才有機會把這套劇集呈現在大家眼前,因此並不涉及抄襲的行為。
![如果《魷魚遊戲》在12年前出現,又會否造成這麼大迴響?(圖片來源:Netflix)](https://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1/10/img-1632894959-49263_546148131615b31d6e9232-1024x692.jpg)
《魷魚遊戲》不重遊戲重人性
他更指出,不少類似的「生存」故事,也會有英雄的存在,把大家救出水深火熱,或是有天才的出現,靠著高智慧解決各種難題,但《魷魚遊戲》的玩家都是失敗者,他希望觀眾能更關注角色而不是遊戲,所以與其他劇集/電影不一樣。而且劇集在12年後的今日才推出,也正好符合韓國及國際社會的變化,也是其爆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