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經已在前面?@健吾
危險經已在前面?@健吾
另一些朋友就說,去巴西等等的地方,殊不簡單。他們會理所當然的覺得,亞洲人就是富有的。所以在夜晚,大家都不要外出,最好就是留在酒店。而日落之時,就是罪惡出現之時。
最近,里約奧運中,美國有選手自稱被打劫,還被鎗指著頭部。但後來發現,原來那個選手說謊,只是因為醉酒鬧事而被找上麻煩。
聽著聽著朋友在南美冒險的故事,我的心就飛到九霄雲外。我的工作模式是,星期一至五也有電台節目,平日也要教學,有專欄要處理,也有專欄以外的寫作等等。這兩年,我已經沒有放過超過四天的假。每次放假,大概都只是星期五的晚上離開香港,星期一早機回港,好等自己黃昏的時候可以做節目。南美這些動輒也要十幾小時飛機的地方,我當然不敢想像。只是靜極思動,我的上司都在告訴我他們如何請三天假,一個周末都要去一次倫敦。我心想,這樣子的旅行,jetlag沒有搞定就要回來了,真的可行嗎?
有時候我會想,假期時究竟大家想做什麼。我的學生曾經問過我,為什麼這麼多香港人去旅行,香港炒不出一些像「螞蟻的窩」之類的網路旅人社群。
問題是,香港人大多都只會想去短的旅行,而來來去去都是一些近的、易處理的城市。我們的想像,旅行就是放空,什麼都不要想。交通最好方便,有地鐵是基本,可以坐uber就更好。總之,大家都只是要「經驗內」的東西:我見過朋友去瑜珈營,都是去一個地方,陳設得很美,然後都是做瑜珈,吃聲稱是有機和公平貿易而不好吃的食物,吃完就睡、晒晒太陽,然後再做瑜珈,回來就要告訴自己,你是一個新人,可以再回到職場做很多無聊的事,換一點閒錢再去這些retreat。我也見過朋友每個周末都是離開香港,去曼谷驗身、漂牙、按摩,然後吃不同的食店,喝好喝的酒,喝得半醉就回到酒店,然後浸浸浴(對,在香港,有那個家庭是有浴缸的?有也不太用吧?),之後就回香港過五天,又再去一次。
這種花錢方式很可怕,當然,賺到錢的人,偶爾都會在香港fine dinner加wine pairing,三四千都是正常消費。在外國花,他們會覺得物有所值,時間也相對花得有意義。
直到現在,我所理解的旅行,都不是冒險。我是處女座的,我很少冒險,我用我父母賜我的語言能力,學日語學英語學中文,把日本、台灣和英語世界國家,變成我基本的comfort zone而已。相對我的朋友,在南美生活一年也無穿無爛回來,那種力量,那種厲害,不是我這種人可以得到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