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聽 學生:「我聽到聲音好開心。」港人聽障多誤解 用紙筆不等於明白
撰文:Keith │拍攝:Scott
弱聽 學生: 「我可以聽到聲音很開心。」
現於天水圍1間主流中學就讀中五的國雄,父母是健聽人士,他卻先天性失聰。「我記得細個電視機內的卡通人物說話都沒有聲音。」身邊環境的一切聲音,車聲人聲對他來說,也只是一片寂靜。直至3歲開始做手術及戴上耳機,他才回復一點聽力。「聽到聲音那一刻,我非常開心。」其實國雄現在只是聽力稍遜,他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絕對與我們無異,可以正常跟人對答。
主流中學中的弱聽學生 正常中的「異類」
可惜好景不常,回復聽力後的國雄雖在主流中學就讀,身邊都是「正常人」,先天有聽力障礙的他,自然成為了1個「不正常人士」,引致在學校受過很多次欺凌 。
國雄:「同學當我玩具玩。」
「在學校被人欺負,我是不開心的。」國雄憶述中二那年,有次小息期間去廁所時,有同學緊貼尾隨着他。他本以為同學只是內急如廁,怎料到自己進入廁格後 ,「他們用銀仔扭開門鎖」,他憤而開門質問,欺凌者卻向他潑水,「他用洗手水潑我,想我發嬲」。最後國雄追至走廊不慎跌倒,仆至手及心胸劇痛,當時他痛到閉起雙眼,更掉了耳機,失去聽力的一刻,身邊一切頓時變回一片寂靜,幸好後來老師趕到,帶他到教員室治療,傷勢不重,事件亦告一段落。
訪問時國雄很健談,而且對人信任。採訪當日記者和他只是第1次見面,但他亦大方分享被欺凌的不快回憶,亦對以往曾受的欺凌放下。其實國雄現在只是聽力稍遜於我們,他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絕對與我們無異,實在不應受到不公平對待。
中一弱聽女生:「口形誇張不代表我會明白。」
很多聽障人士遭到不公平對待,往往來自於誤解。我們常常認為說得大聲一點、口形誇張一點,他們就會明白,其實不然。另1位弱聽生芷晴在融合教育中學讀中一,學校內聽障生和一般學生會一同上課。「某些課堂有兩名老師,口語手語並用,一同授課,我會更易明白。」不過芷晴說和同學間有時也有溝通問題。「他們覺得我說得好,就以為我聽得到。」「而且口形誇張不代表會易明白,戴耳機只會聽到大的聲音。」和聽障人士溝通,反而是要說得慢而清。
港人多誤解 用紙筆不等於明白
香港人對聽障人士有很多誤解,例如說話口形要大要誇張,或用紙筆寫出來。但聽障機構龍耳的鄭姑娘表示:「有部分聽障人士會讀唇,口形清楚當然有幫助,但不是百分百有用,因為廣東話有很多字口形相似,例如最簡單的1及7。」而聾人分為全聾及弱聽,全聾主要用手語溝通,弱聽戴上耳機後,其實可以聽到,最重要的是說得清楚及不過快。
而很多人在電視看到學到以紙筆跟聽障人士溝通,鄭姑娘說其實作用不大。「因為他們用手語作為母語,在理解語句文法上是跟我們不同的。」例如句子次序會倒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聾人不會遺傳,像國雄的父母就是健聽人士,所以聽障人士並非「不正常」,他們跟你和我一樣都是個普通人,不應受到欺凌和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