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大城市廢墟! 人間異域 十年孤寂
廢墟 1 :中環街市 (失修 失色 失真)
根據中環街市新的重建計劃,最快要到2020/21年, 才有機會重見天日, 由2003至2021,足足廢棄18年。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指,政府在思考如何發展已經用上多年,在未想到如何發展便先行丟空街市。有成員曾見到中 環街市被圍封範圍爆水喉,滲水大肆侵蝕鋼筋水泥,白鴿死去也無人「執屍」,她質疑這樣是保育嗎?還是令中環街市加速變危樓?
Action!向「古蹟變商場」說不
自開埠以來,中環街市是華人小商販謀生、創業之地,是庶民文化、社區生態的體現,藉今次行動,中環街市關注組要求市區重建局以「原面積復修」的方式保育街市,回復小本生意的經營模式,打破古蹟變商場的宿命。
FB Search: 中環街市關注組Central Market Concern Group
廢墟 2:長沙灣屠場 (短期租約 活用舊屠場)
背向蔬菜統營處的前長沙灣屠場,1969至99年運作,隨著本地鮮肉需求下降,持有屠場的市政局為「止蝕」,關閉屠場。由99年空置至今已16年,其實空置後,曾經供給藝術家們作短期工作坊,但後來卻一直丟空。政府產業署在立法會文件解釋,屠場建築物因結構問題而不能作其他短期用途,即不能出租使用,而屠場周邊空地則已用作臨時儲物。
屠場外的工地,現時有工人出入作地質評估,內部基本完全空置,只留下大型的屠宰機器,例如鐵夾鮮肉輸送帶、貫穿兩層樓的操作裝置、70年代的舊式辦公室等,留下來最多的是屠場工人的千言萬語苦命書,在牆上控訴政府失信,「鞠躬盡粹三十載,屠宰員工被屠宰」,「言而無信,製造失業」。關注土地問題的「創建香港」,行政總裁司馬文(Paulus Johannes Zimmerman)指,政府一直不知道這個地方可以做甚麼,其實應如油街般,做好鞏固工程, 然後短期租約租予藝術家使用, 屠場空間大,高樓底、開放式大樓梯等,都是創作的好地方。
前長沙灣屠場簡介
地址:荔枝角道東京街交界(顯示地圖)
面積:約19,200 平方米
落成期:1969年
空置期:1999年空置至今,空置16年
未來用途:資助房屋
廢墟 3:觀塘宿舍 (九龍東靚地 有屋無人住)
而位於將軍澳道4號的前房屋署觀塘職員宿舍,2000年只有幾戶入住,09年完全空置,該地廢棄了6年。立法會文件指,08年政府曾打算「翻新」,2012年又曾表示會「重建」,但幾年間,仍紋風不動。今年月,保安局建議「真 重建」,提供464個宿舍單位,正待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關注香港土地問題的團體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政府漠視旗下物業「有屋無人住」, 他指近年愈來愈多報道踢爆,政府大量閒置物業,政府有責任向公眾交出閒置物業的數據,不應該採取「擠牙膏」方式,被傳媒或審計署揭發後才公開空置物業資料。
前房屋署觀塘職員宿舍簡介
地址:將軍澳道4號(顯示地圖)
面積:約4,150平方米
落成期:約1960年代
空置期:2000年僅零星住戶,2009年完全空置至今,空置6年
未來用途:保安局建議拆卸重建為紀律部隊宿舍,2020年前入伙
廢墟 4:南約區中學 (趕走吸毒妹 養野草)
學生人口下降,令前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在2007年,成為殺校令下的「亡魂」。2009年,正生書院曾經申請遷入,作為宿舍及校舍,可惜被當年的居民反對,「吸毒妹、吸毒仔」未能成功脫離荒島芝麻灣,而南約區中學一直荒廢至今。當年積極游說居民的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指,現時不宜評論,而正生書院現時就在芝麻灣原址依山擴建。這校園、這班房、這走廊、這禮堂,還是告別時的景象。只是球場的罅隙長了野草,音樂室的鼓已穿破,人體器官展示公仔獨自看著沒有人的小食部。
前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簡介
地址:大嶼山梅窩梅窩碼頭路18號(顯示地圖)
面積:6,950 平方米
落成期:1982年
空置期:2007年至今空置8年
未來用途: 新界鄉議局指未來計劃復校,暫時為土木工程拓展署臨時辦公室及儲存區
爭議:2009年梅窩居民拒正生書院遷入
民間自發救港史 自主村校活化
鯉魚門三家村的海邊,小學生們的跳飛機古典白色線蹤,還有九條排隊線,保留了鯉魚門村人小時候在海濱學校的點滴。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前身正是海濱學校,全 盛時期學生逾500人,曾得到胡文虎夫人陳金枝捐款支持擴校,好時光轉眼逝去,又是因為學童人口下降,小村校在7年前停辦,結束62年春風化雨的佳境。創 意館現時開放予公眾參觀,也設有展覽及工作坊活動。創意館館長高寶怡介紹,最後一任校監葉栢強是創意館的靈魂人物,他在大專時期所寫有關鯉魚門的歷史,成 為創意館的藍圖。
其小書介紹到:「基於歷史觀的差異,有人會讓『過去的』過去,結果有一些事物和人物,會在無人過問下被遺忘⋯⋯」葉栢強的爸爸葉宋及鯉魚 門的老前輩,為漁村付出家財、農地等,建設這人情味深厚的小漁村,為了保留這段家史和社區史,葉栢強把自己變成收藏家,大量海濱學校相關的物件、鯉魚門石 礦文物、老照片、舊證書等統統放在館內展示,定時更新館藏,讓「過去的」再次活過來。
海濱學校簡介
地址:鯉魚門海傍道中45號(顯示地圖)
面積:約700多平方米
落成期:1946年
空置期:2008年停辦空置至2011年
用途:2011年11月變身為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五 2-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12-6pm
(逢星期一休館)
網址:jclymplus.org
廢墟友:做石礦古蹟遊啦!
「廢墟攝影」的Facebook 專頁已近2.5萬個Fans,專頁管理員Ken 和Bill,自小在九龍東成長,鯉魚門也是他們假日常去的地方,除了找廢村、廢校、廢廠等影相,也想利用攝影棄物做民間保育。Ken 去過一些廢村,看到不少歷史留痕,「例如見過一張家庭照,背景是尖東鐘樓爛地前拍的,又有雙囍牌的火柴盒,可惜當時未有創意館,難再保留,到我哋再去,已經被雨水打爛了。」他們曾經在廢墟拍攝時遇過葉栢強正整理廢村校的歷史,大家一見如故,便合作保育鯉魚門小漁村歷史。Ken 指,如果在鯉魚門再找到廢墟舊物,便會通知創意館研究,看可否做到保育。他們期望可以仿效台北侯硐礦場的保育方式,鯉魚門也有石礦史,葉栢強家本身做石廠,根本有人有物有古蹟,古蹟遊有得諗。
學吓台北 政府主動 才是王道!
公共空間不是民間想要就有,政府投入才是最首要的一員。台北市政府由2009年開始「台北好好看」計劃,把社區的廢墟活化,透過和建築顧問公司、藝術團體、里長等之間的溝通,把不同的物業活化。去年已完成10個項目,陸續有新項目落成。
古風小白屋人情有價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古風里有一個小店,原本是國防部的物業鐵皮小屋,但被閒置多年,到2014年,活化成「古風小白屋」,作為居民的公共空間。負責營運的團體「綠點點點點」說,當年由里長(類似村長)發現這公地上的小房子閒置無用,於是向國防部了解,國防部願意和里長每半年續租。在短期租約上,「綠點點點點」以借工具作為鄰里溝通的開始,任何人毋須用錢借工具,只要用人情就可以,例如提供幫助他人的機會,也是一種人情。綠小姐說這種社區模式,暫時尚在發展,小白屋定位是居民的日常助人熱點,「先拿工具,然後再說社區參與。」。台北市政府出錢出力開放國有土地,希望有朝香港政府都會加把勁,用貼近民眾的方式做善用空地,真正保育本土文化。
古風小白屋簡介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古風里雲和街72巷9號(顯示地圖)
業權:國防部
活化:居民以借用工具作為互助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