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銀行稅貸計劃測試|稅貸息率懸殊、「現金回贈」等優惠未必受惠、還款時間愈長實際借貸成本愈大|時事熱話
由於稅貸的息率一般較其他類型貸款低,不少人會考慮以稅貸來償還利息較高的債務,即所謂「債冚債」,或利用獲批稅貸作其他投資,藉此賺取回報。然而,消費者須留意,提早償還私人貸款往往需向銀行/財務機構另繳費用;以稅貸作投資,亦須注意所涉風險,萬一投資失利,不但未能彌補借貸成本,更會欠下一身債。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申請貸款前務必客觀評估個人財務狀況、日常開支及財務需要,衡量還款能力,避免不必要甚或過度的借貸。
撰文:新假期編輯部|來源:消委會《選擇月刊-530期》
消委會銀行稅貸計劃測試!
消委會向28間銀行(包括8間虛擬銀行)查詢稅貸計劃的資料,7間表示沒有提供此類服務,另有7間分別拒絕參與調查或沒有回覆,令人失望。綜合14間參與調查的銀行提供的資料,比較各稅貸計劃的條件,包括實際年利率、貸款額上限、還款期長短,以至提早/逾期還款手續費或罰息計算方法等。
實際年利率(Annualized Percentage Rate, APR)是按年計算的利率,顯示個別銀行產品的利率和各項收費的參考利率,APR越低,貸款的成本亦越低。比較14間銀行的資料,若以一般客戶身分貸款$20萬,分12個月償還,APR介乎最低1.56%至最高4.18%,相差2.62%,即每$1,000貸款的每月還款額相差$1.17,惟計算$20萬的總貸款成本便相差逾$2,800,貸款人要小心計算真實的貸款成本。此外,雖然APR已計算有關稅貸計劃的利息、手續費及行政費等貸款成本,部分亦會計算現金或利息回贈等貸款優惠,但逾期還款利息、提早償還手續費等並不包括在內,不能定時還款的貸款人便要詢問清楚相關條款,免失預算。
銀行往往在廣告宣傳列出最低實際年利率以吸引客戶借貸。檢視各間回覆銀行所標示的稅貸最低實際年利率介乎1.28%至2.92%,均只適用於指定貸款額、還款期及指定類別客戶等。當中大部分(10間)銀行的最低實際年利率(介乎1.38%至2.91%)只適用於特選客戶或指定客戶類別,以1間標榜最低實際年利率為1.63%的銀行為例,只有該行的特選客戶申請最少$80萬元稅貸,並以12個月為還款期才可享此優惠;若貸款額減半至$40萬元,APR則最高可達5.68%,即較該行標示的最低實際年利率多4.05%;貸款額若低至$5,000,APR可高達11.26%,即較該行標示的最低實際年利率多9.63%。其餘4間銀行的最低實際年利率(介乎1.28%至2.92%)則適用於所有客戶;適用的貸款額介乎$5,000至$150萬或以上,還款期普遍為6個月或12個月。
在申請稅貸時,貸款額越高、還款期越短,可享的APR一般越低。例如向其中1間銀行借入稅貸$20萬,以12個月或24個月還款期,其APR可相差1.91%,以24個月還款要多支付逾$5,900利息。另一例子是若以特選客戶身分貸款$50萬,24個月為還款期,相比一般客戶其APR可相差0.56%,即比一般客戶少付約$3,600利息。
最高貸款額及還款期長短,還取決於貸款人的個人條件。各銀行提供的稅貸計劃設有不同限制,差異頗大。絕大部分檢視銀行的貸款額均以貸款人的月薪作基準(介乎月薪8至18倍),並以指定金額(介乎$100萬至$400萬)為上限。亦有1間銀行一併考慮貸款人的應繳稅款金額,貸款額以貸款人月薪(月薪6倍)及應繳稅款(稅款3倍)的最低者為準,並以$200萬為上限。至於還款期選擇可由最少6個月至最多60個月;貸款人一般需為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其中9間檢視銀行對貸款人的月薪設最低要求,介乎$5,000至$11,000。個別銀行亦對貸款人於現職機構,或自僱人士的業務營運的時期定下最低要求。
除了APR,稅貸宣傳中往往提及「每月平息」,這是指貸款期內應繳利息平均分配至每個月,以便計算每月及全期的利息支出,消費者須注意,「每月平息」只反映利息開支,不包括相關手續費、行政費等借貸成本。因此每月平息的12倍並不等於APR。在比較不同稅貸計劃時,APR比每月平息更具參考價值。
雖然部分稅貸計劃提供長至60個月,即5年還款期,每月還款的負擔看似可減輕,但實際借貸成本會因還款期延長而增加。若還款期多於12個月,即代表貸款在踏入下一稅季時仍未繳清,會增加未來的財政壓力。消費者宜未雨綢繆,可考慮每月支薪後儲起若干金額,或向稅務局購買儲稅券作交稅儲備。消委會重申,任何借貸需按實際需要並量力而為,否則,最終只會令財政狀況惡化及有機會墮入不斷借貸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