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靖峰

冼靖峰Archie《造星2》被foul改戰《聲夢傳奇》 喇沙出身曾達200磅體重

影視娛樂

廣告

無綫《聲夢傳奇》學員之一冼靖峰Archie今年22歲,在《聲夢傳奇》第一次召集中,他與另一學員林智樂合唱〈飛花〉,唱功四平八穩又有感情,原來小學與中學都讀喇沙的他,在中學時代已身經百戰,參加過無數歌唱比賽,19年參加《全民造星2》,不過第二round就被out。現在官仔骨骨的冼靖峰,原來曾是個200磅肥仔,為了站在台上他減了幾十磅,目標是做一個用聲音感動人的歌手。

文:東方新地 圖:冼靖峰IG、無綫影片截圖

在《聲夢傳奇》第一次召集中,冼靖峰官仔骨骨登場,眼仔碌碌的他外型都幾順眼。
在《聲夢傳奇》第一次召集中,冼靖峰官仔骨骨登場,眼仔碌碌的他外型都幾順眼。
冼靖峰與只有17歲的林智樂合唱李克勤的〈飛花〉。
冼靖峰與只有17歲的林智樂合唱李克勤的〈飛花〉。

《聲夢傳奇》中成熟參賽者(IG:archie_sin)

《聲夢傳奇》的十五位參賽中,過半數未成年,最年老的一個是25歲,最後生得14歲,平均年齡是17歲,相比之下,22歲的冼靖峰唔止成熟,經驗仲好老到。

在《聲夢傳奇》第一次召集節目中,冼靖峰好似大哥哥咁,與林智樂表演後一齊檢討。
在《聲夢傳奇》第一次召集節目中,冼靖峰好似大哥哥咁,與林智樂表演後一齊檢討。
冼靖峰對自己要求甚高,目標是透過自己的歌聲去感動別人。
冼靖峰對自己要求甚高,目標是透過自己的歌聲去感動別人。

聯校歌唱比賽常客

冼靖峰自小喜歡唱歌,而且是品學兼優生,小學與中學都就讀喇沙,他不止是校內的風頭躉,中學年代更是聯校歌唱比賽的常客,後來讀香港大學更與同學一起夾Band參加比賽和四處表演,獲獎無數。

小學與中學都讀喇沙的冼靖峰,是個品學兼優生。
小學與中學都讀喇沙的冼靖峰,是個品學兼優生。
讀書同唱歌都叻的冼靖峰,是校內的風頭躉。
讀書同唱歌都叻的冼靖峰,是校內的風頭躉。
冼靖峰由初中開始不斷參加歌唱比賽,後來入了香港大學,無論校內定校外比賽都見到他的影蹤。
冼靖峰由初中開始不斷參加歌唱比賽,後來入了香港大學,無論校內定校外比賽都見到他的影蹤。
獲獎無數的冼靖峰不時為聯校活動做表演嘉賓。
獲獎無數的冼靖峰不時為聯校活動做表演嘉賓。

擅長唱情歌

19年冼靖峰參加《全民造星2》,憑出色歌藝成功晉級60強,可惜唱得唔跳得,擅長唱情歌的他表演太單一,形象又獨沽一味得個乖字,可塑性唔高,在第二輪比賽表現未如理想,最終48強止步,未能踏上造星之路。

冼靖峰19年參加《全民造星2》,雖然身經百戰,但好快就被out。
冼靖峰19年參加《全民造星2》,雖然身經百戰,但好快就被out。
冼靖峰參加《造星2》走學員派路線,唱情歌好有感情。
冼靖峰參加《造星2》走學員派路線,唱情歌好有感情。
去年冼靖峰轉投無綫舉辦的全新音樂比賽節目《聲夢傳奇》,更在《萬千星輝賀台慶2020》翻唱陳柏宇的〈你瞞我瞞〉。
去年冼靖峰轉投無綫舉辦的全新音樂比賽節目《聲夢傳奇》,更在《萬千星輝賀台慶2020》翻唱陳柏宇的〈你瞞我瞞〉。

200磅肥仔成潛力股

失意於《全民造星2》後,冼靖峰未有被打沉,繼續拍片唱歌放上社交網,更參加無綫舉辦的《聲夢傳奇》,入圍後接受重點培訓,據知有音樂底的冼靖峰亦被睇高一線,他在《聲夢傳奇》第一次召集中,就自爆曾經是個重達200磅的大肥仔,經過地獄式減肥才有今日的中等身材,希望透過自己的歌聲去感動別人。咦!又係肥仔潛力股,乜咁似姜濤嘅!

冼靖峰自細喜歡吃東西,去旅行喜歡行到邊食到邊,身形keep住肥嘟嘟。
冼靖峰自細喜歡吃東西,去旅行喜歡行到邊食到邊,身形keep住肥嘟嘟。
在冼靖峰的IG,只有他近五年的照片,估不到他曾是個大肥仔。
在冼靖峰的IG,只有他近五年的照片,估不到他曾是個大肥仔。
冼靖峰在節目中自爆以前是肥仔一名,重達200磅,因為想有更多自信,去實現他的歌星夢,冼靖峰決意減肥。
冼靖峰在節目中自爆以前是肥仔一名,重達200磅,因為想有更多自信,去實現他的歌星夢,冼靖峰決意減肥。
日前一班《聲夢傳奇》參加者接受《後生仔傾吓偈》主持訪問,冼靖峰自爆曾拍過五次拖。
日前一班《聲夢傳奇》參加者接受《後生仔傾吓偈》主持訪問,冼靖峰自爆曾拍過五次拖。
冼靖峰初戀在中四,現在單身的他,表示最欣賞識得唱歌的女仔。
冼靖峰初戀在中四,現在單身的他,表示最欣賞識得唱歌的女仔。

將來還有什麼演唱會值得留意?

有不少歌手宣布舉辦演唱會,小編為你整合了香港演唱會+搶飛攻略一覽,包含各演唱會優先購票日期、公開售票日期、門票價錢、座位表等,想搶飛粉絲必定要留意!

香港有甚麼週末好去處推介?

香港18區都非常值得花時間好好探索,一家大細去暢玩的親子好去處、拍拖推介32大情侶好去處、落雨必去的室內好去處、慶生推薦20大生日好去處、新手必備19大靚景行山好去處、秋天戶外露營好去處…..

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東方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