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死了,真的要落地行的話@龐一鳴
1月19日,已錄得一月下了166.5毫米的雨。不用計算餘下的12天,已足夠成為百多年來第二多雨的一月。
1月24日,有外國天氣預測網站,估計香港會下雪。不過後來已更正,取消這1cm雪的可能性。
不要以為我在寫環保嘢。本文無意接下來叫大家關注全球暖化,提出厄爾尼諾現象乜乜乜。因為寫得好的環保文章已經很多,自問不能寫得更好。如果大師如林超英、Naomi Klein都改變不了你的想法和生活,相信我更無能為力。這篇短文反而希望討論下一般人較少思考的角度:如果氣候常態已一去不返,除了致力減碳,力挽狂瀾之外,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如何改變生活去適應暖化了的地球,令人類眼前面對的問題得到解決,生存和生計得到更大保障?
在處理全球暖化的討論中,一直有兩大方向。大部份討論提到減緩(mitigation)全球暖化。例如較早前的巴黎氣候峰會,就是顯示全球在這方面努力的例子。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協議要將本世紀末地球升溫的幅度維持在2度以內,並且盡可能做到升幅靠近1.5度。不過,其實只要細心一想,這豈不是代表地球是不會降溫了?回到以前更多常態的氣候狀況是無望的!各國只是看起來會努力令地球暖化不太誇張,升得有個譜而已。既然減緩是這樣乏力,我們是否要討論更多調適(adaptation)呢?
調適,就是接受了地球已升溫而且會繼續升暖後的自救構想。我們都知道氣候暖化影響農業甚鉅。既然天氣改不了,可不可以放下千百年來的種植智慧而重新建立?可以改種其他農作物嗎?可以用其作方法種植嗎?香港冬天太暖,這邊廂農夫頭痛椰菜、西蘭花與士多啤梨收成差,原來另一邊廂有些農夫在漁護署支援下試種彩色車厘茄,收成還過得去。孟加拉西北部雨水變得太多,農夫在樂施會指導下建築起水上稻田,讓他們於任何天氣都可以繼續種植。在富裕城市辦公室工作的我們,可能還等得到各國大發慈悲減排救地球,受影響的農夫可不能等待,每一造收成的成敗都足而人亡家破。只講未來的減緩而不推動當下的調適自救,怎樣對得住水深火熱中的農民?
全球暖化不只影響生計,亦影響生活,甚至生存。所有香港人都講得出馬爾代夫有一日會被滅頂,要去旅行就要快。單是近三個月,就南美洲巴拉圭、烏拉圭、巴西和阿根廷、英國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美國密蘇里州、馬來西亞,還有印度南部都出現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如果水災會更頻密發生,又如果只有資源做一件事,相信當地居民一定會選擇在地的調適措施,先保住命仔和守護家園,再想什麼減碳排放計劃。
有遠見的城市如芝加哥市已認了命,知道自己無法擺脫將會有更多百件一遇水災來臨的命運,於是老早開始一系列城市規劃的調適。例如行人路改用可讓水穿透的物料鋪設,減少雨水留在地面的時間。連象徵芝加哥(伊利諾州)的白櫟都可以大刀闊斧禁止種植,改種可在濕土生長的黃背櫟或楓香。發達國家當然更有能力去調適,就算氣候影響殺到埋身,都有資源見招拆招。發展中國家呢?巴黎氣候峰會都有提到發達國家會於2020年前提供最少1000億美元,協助發展中國家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但根據往積,可以想像大國交錢時一定支吾以對,拖拖下當無事,另一次氣候峰會再算。
近年,雖然多了關於「調適」的討論,但大部份環團都側重「減緩」的運動。或許要他們接受「調適」,會被支持者視為是敗走的妥協。在他們眼中發達國家的政府和跨國企業是氣候升溫的元兇,因此時刻矢志不移打大佬,要他們承諾減排是重點。反而扶貧救災的團體則傾向推動「調適」,因為他們每天看到的是眼前窮國中因氣候變化引致的死人冧樓,如何在當下救到最多人才是首要任務。
新一年的願望,是看到爭取「減緩」和推動「調適」的兩股力量更多合作互助,成為對抗氣候變化更強大更整全的力量。
不好意思,還是騙了大家,到頭來這篇還是呼籲大家關注全球暖化的文章。希望大家不介意受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