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水變食水@龐一鳴
相信大部份人會理智上接受,情感上拒絕。不過大家預備好,我有一個不方便的真相要告訴大家。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飲用經過處理的廁所水和各種污水。東江水不斷更改取水的位置,就是因為要尋找沒有那麼污染的水源來引水來香港。這種把別人排出的污水,再經過處理後飲用名為Unplanned Potable Reuse。城市如倫敦,位於泰唔士河下游,沒有選擇也只好處理上游城市如牛津排出的污水飲用。其實這情況無何厚非,畢竟地球的水由恐龍時期到現在也不過是相同的那些水,不多也不少。
但是,究竟你想香港繼續每年用幾十億去買東江污水回來後處理使用,還是在香港自行處理我們自己的日用污水轉化為可用水,好像新加坡?香港各區已有合共16個污水處理廠,雖然現在處理後的污水只會排放到維港,目的是減少污染海港。但為什麼不跟上其他先進城市,把污水變成用水,甚至飲用水?省下這筆無底深潭的買水錢,同時實踐可持續發展,不是better than better嗎?
水4.0的思維就是處理水的新思維。不依賴外地輸水,不死守中央處理食水污水,轉而尋找在地製造食水的方法,例如海水化淡,或者本文要討論廁所水變食水(Toilet to Tap)的造水工程。
「廁所水變食水」不是「如果…」的幻象句式,其實人類已有足夠科技,在合理成本下實行。數個缺水國家或地區都早早非常認真在推行,包括以色列、澳洲、美國加洲,還有我們的近鄰新加坡。
獅城和香港都有水荒。兩城都有向外買水。新加坡向大馬簽了100年賣買協議,到2061年到期。不過新加坡再一次用遠見把香港比下去,早已走入水4.0的新世界。除了買水,有10% 用水來自海水化淡 ,30%用水來自污水淨化重用,當中更有約5%成為飲用水。獅城更計劃2060年買水協定到期前把污水處理成用水的比例提高到50%,再加上海水化淡為用水也提設高至30%,到時有可能完全不需要向馬來西亞買水。無論到時是美國或是中國是全球霸主,就算大馬加入伊斯蘭國的聖戰,新加坡人都可以不用擔心有沒有水用。
獅城致力在地造水外,還努力減少市民的用水量。9年前新加坡人人均用水量每天165公升。9年後的今天,已減至153.4公升。10年後更計劃進一步減到140公升。有了造水和省水的完整計劃,2060年會發生什麼事,彷彿現在已經能夠預見。同樣,沒有造水和省水完整計劃的香港,2060年繼續依賴東江污水的未來,彷彿現在也同樣能夠預見。
其實就算接受不了toilet to tap,污水處理後不用作飲用水,還有很多可能性。
美國有1600個公園、校園或遊樂場是使用淨化後的污水灌溉的。其中佛羅理達州有500個高爾夫球場就是重用處理的污水保養草地。不說不知,每個18洞標準高爾夫球場每天要用50萬公升的水!重用已處理污水可以令淨水有更好的用途,也是一種省水方法。以色列更加是重用已處理污水的先鋒,全國75%的污水會被處理為可用水,主要用於工業和農業,少量用於飲用。
水4.0的思維還有很多對水在地的創意思考和實踐。執筆時,窗外正下了一整天的雨。如果我們的天台有微型的小水塘就可以儲起這些可用水了。還有在市區流入排水渠的雨水可以不排去維港而排去水塘嗎?在落後的香港這些都是狂想,在這篇文章提過的其他國家或城市早就已經落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