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唔識駕駛飛機 @ Mr. Pilot
“Obviously you came from a cadet programme, so you don’t have the years of experience that I have prior to joining this airline.” 機長輕蔑地對我說。
我要深呼吸一下才能回應:”That doesn’t change the fact that it’s not how this aeroplane works, but whatever, you’re flying and you’re the boss.”
今日的機長剛剛升職,而他更在晉升期間改變所飛的機種,轉到來這架我已經飛了多年的飛機上。同時學習新機種及進行升職訓練絕非易事,而這位新機長確實成功通過了所有考核,難怪他氣燄高張。
熟悉「民航機師鄙視鏈」的朋友,就會知道機師們會根據過往經驗而被分類。同事們對華人面孔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是假設我們都是見習機師學員出身,在入職航空公司前無甚經驗。
不論這個假設是否正確,某些機長永遠都會將我們這些華人副手當作是學神一樣。在他們的眼中,儘管我們過去有甚麼經驗或已在香港的航空公司打滾多年,我們飛行時的操作技巧永遠都不及那些離鄉別井到香港打工的外籍機師好。
情況也許有點像某些自稱曾在英國新加坡執業的律師,自覺比只有本港執業經驗的律師更優秀一樣。
這個第一印象的差別,對仕途影響可以很大。若是外籍機師犯錯,可能會疑點利益歸於被告,話佢 had a bad day 算數;若是港產機師犯錯,就可能會未審先判,直接標籤他有 fundamental ability problem。
簡單地說,在他們眼中,只要你是港產機師,你就唔識駕飛機。
80年代,香港有航空公司開始聘請第一批見習機師學員。三十年來數百個港產機師,很多都已經是獨當一面的機長,更有不少是致力教導新人的培訓機長,甚至成為了航空公司管理層的一員。不過香港的航空公司始終是 Captain’s Airlines:只要你不是機長,你就甚麼都不是,所以我們這些港產副機師就只有受氣的份兒。
我們離開了巡航高度,開始朝著大阪關西機場下降。
“Reduce speed to 230 knots.” 航空管制員告訴我們。
機長指示我將新的速度輸入飛行電腦內之後,便繼續任由自動導航系統操控飛機的下降速度。
“We are not gonna make FL160 by KARIN.” 我提一提機長進場程序的一個高度限制。
“I’m flying the airplane, not you!” 機長不耐煩地說。
唔聽就算,你畀人抄牌係你嘅事。
係咪香港人就一定唔識駕駛飛機?當然唔係啦。不過在某些同事眼中,只要是港產機師,即使經驗豐富,都一定是一無是處;這是否好像在某些網民眼中,只要是刊於《新假期》的文章,即使字字珠璣,都一定是呃 like 垃圾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圖片來源:衝上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