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革命@陳嘉惠
為食起革命是希望通過舉辦不同的活動去激勵民眾改變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並宣揚人人都應該獲得到更好的飲食和正確的食物教育。更好的飲食並不是要全民日日鮑參翅肚,更好是希望大家吃出健康吃出快樂,而不是吃出疾病來。正確的食物教育更應該是從小開始刺激學童對食物作出思考,如是否放在超級市場發售的便是有利於我成長的食物? 我所渴望嚐到的一口甜會否為我帶來真正的快樂? 還是短暫快樂過後將會帶來嚴重後果? 因此,今年為食起革命的主題定為 “Fighting for Food Education”,為全民提供飲食教育!
在香港,我們同時希望協助推動糧食公義。糧食公義超越了確保糧食帶來健康及讓地球可持續發展這兩個核心,公義是要為農民、糧食生產者帶來更公平的待遇,因為沒有有良心的生產者,我們便沒有高品質及良好的食材。農民生計不保,那有人去生產食物? 所以土地、泥土的保育與保護農民的生計同樣重要。當然加上消費者對食物的認識加強,便有能力作出更明智的食物選擇。(有關香港樂施會糧食公義活動)
全球資源不均
圖:http://bit.ly/1CiN6jc
另一方面的不公義,是基層市民不單止未能付擔更好的食材,如有機食物,他們當中三餐不繼大有人在。全球各國都正面對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問題,當中包括了糧食。富有的國家總共掉去13億公噸、價值一萬億美元的食物,貧窮的國家卻有九億人正在捱餓! 而在香港當131.2萬貧困人口要面對一日只能用少於$50解決三餐勒緊褲頭的日子,而我們三份之一的固體廢物卻是食物。如此不公平持續地發生,我們是否真的可以視而不見?
未來由現在建構而來
圖:http://bit.ly/1DJrzCf
每次入學校最後的總結也是以一個開放式的選擇給同學思考,同學們可以選擇做一個負責任的現代人,去認識食物、認識可持續發展及如何保護地球。同時同學亦可選擇讓氣候繼續惡化、在未來人口不斷上升的同時,資源、糧食的短缺引發各國的戰爭,最後步向滅亡。這都是每個個人的選擇,而最後我們也得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
延伸閱讀:糖。不甩 死得快@陳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