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Mr. Pilot
頌經聲無間斷地不斷重複著,響遍整個禮堂。禮堂中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嫩,唯一的共同點是大家都穿著深沉色的服裝,而額上亦不約而同地愁眉深鎖。
白色的花牌擺滿了禮堂的四周,而在禮堂最前端的正中央,有一張年輕人的黑白相片,一位在學習駕駛小型飛機時遇上意外而過身的年輕人的照片。
現今在廿一世紀,因為飛行事故而導致傷亡的數字少之又少。「飛機」這兩隻字只會刺激到腦細胞去聯想「旅行」、「空姐」、「機票價格」。大家擔心的,都只是航機會否延誤,飛機餐好不好吃,娛樂系統有甚麼電影看。
直至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也許是飛機突然遇到不穩定氣流,也許引擎因為要放棄降落而吼吼大叫,也許是因爲要轉飛其他機場而打亂行程…… 只要有些不明不白的事情發生,航班就立即變成九霄驚魂,報料熱線亦立即準備就緒。
也許大家已經忘記了,飛行根本就是一項危險的活動。現今民航客機的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但這個安全系數其實是由多重保障合作而成:機師空服工程師的嚴謹訓練、航天科技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地民航處的法定保障等等。
對飛行意外數據稍有認識的人都會聽過,你在前往機場時遇上意外而受傷或死亡的機率,較你在航班上遇到事故的機率還要高。不過,如果你坐上的不是民航客機,而是有螺旋槳的小型飛機時,你遇上意外的機率便立即數以倍計地遞增。
意外機率會增加多少?假設你花同等時間在小型飛機及在汽車內,在小型飛機遇上意外的機率,大概是乘坐汽車的十九倍;相比之下,在民航機上遇到意外的機會,大概只有乘坐汽車的百分之一吧。
飛機與其他交通工具不同,遇到問題時不能先停下來再去尋找解決方法,所以飛機師除了需要負責操控飛機之外,還需要接受各種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法的訓練。最重要的是,機師們必須預計有可能會發生問題的原因,並且將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就連那些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法都不需要使用,根本地預防事故的出現。
簡單地說,揸飛機用腦多過用手。
在大部份航空業發達的國家,能夠受聘於航空公司成為民航機師前,機師們必須會經過小型飛機或者軍事飛行的洗禮。在那些危險性較高的環境中,機師們會得到飛機操控及決斷能力的寶貴經驗,這亦正正是為甚麼在機師履歷中最重要的,就是過去的飛行時數。
很可惜,香港連這些選擇也沒有,所以有很多年青人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都要到外國去體驗及學習飛行的技術及思考方式,以增加自己受聘於香港各大航空公司的見習機師培訓計劃的機會。在香港這個畸形的航空業下,民航機師所謂的「風光」背後,成王敗寇的辛酸,又有多少人會明白?
我為那些犧牲所有而去追夢的年輕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