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紗廠全新展覽!19位藝術家大型作品+必睇蛙王水墨裝置
南豐紗廠全新展覽率先睇!19位藝術家大型作品+必睇蛙王水墨裝置
位於昔日南豐紗廠原址的CHAT 六廠於2019年開幕,以「明日工廠」展覽迎來5週年誌慶。本次特別聯展由CHAT六廠策展團隊策劃,於2024年3月16日至7月14日期間展出CHAT六廠收藏的一系列當代藝術品及多件全新委託作品,亦會舉辦一系列精彩活動,為不同年齡的觀眾帶來豐富而有趣的文化體驗!
南豐紗廠全新展覽|詳情
早上11時至晚上7時(逢星期二休息)
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
南豐紗廠全新展覽|青蛙嘉年華2024
《青蛙嘉年華2024》是一個大型互動水墨裝置,郭孟浩(蛙王郭)以其標誌性的多元風格,糅合書法、水墨及油彩,在包括布料在內的混合媒材上展開形形色色的創作,帶領大家走進一個異想天開的藝術嘉年華。
蛙王郭以「蛙」貫穿主題,獨創「蛙托邦」藝術概念與生活哲學,提倡「藝術即蛙」、「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及「任次元」(即任何維度)創作,並一直以不拘一格、特立獨行的方式實踐着任何形、量、媒介及維度皆可創作的藝術主張。蛙王郭將於本次展覽期間親臨紗廠坊,在藝術裝置中舉行「青蛙嘉年華蛙玩臨2024」,邀請公眾利用回收物結合他的水墨作品進行互動,進入創意玩樂的自由空間,親身體驗他的「蛙托邦」世界!
展覽彙集19位亞洲背景之藝術家和團體的當代藝術品,內容大致分為兩部份:先反思紡織業在香港工業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再將焦點轉移至現在與未來,以紡織藝術、雕塑、沉浸式裝置和錄像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反映藝術家對紡織技術及物料、多樣性、氣候變化和社會未來等方面的種種看法。在探討各種議題時,CHAT六廠無意美化過去或描繪悲觀的前景,而是呼籲觀眾、藝術家和設計師共同學習並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南豐紗廠全新展覽|當代藝術品
此多媒體裝置由小林勇輝的行為藝術作品《也許我是一顆草莓》(2012)演化而成,並曾以不同形式展示。小林對傳統的種族、性別和性取向分類感到疏離和不自在,於是展開探索,尋找語言和視覺形式以外的交流方法,並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人們可以從固定的社會角色中釋放自我。這件作品的靈感源自藝術家為視障學生舉辦工作坊的經歷。他以不同觸感的布料和軟雕塑與學生交流後,深信能觸摸的紡織品正好達到他的期望——讓所有人都能夠體驗他的藝術。作品的主顯示螢幕展示了小林自編的肢體語言,邀請觀眾通過投射自己的感受來作出解讀。
此裝置由鋪設在地面的原棉和懸於半空的13件棉製雕塑組成,它在勾勒出香港地景的同時,也喚起昔日紡織業引領香港經濟發展的回憶。垂直懸掛的雕塑代表着香港的高樓大廈,並從表面抽出白色棉線,微雕成霓虹招牌、廣告燈箱及起重機。這些紡織雕塑的表面柔軟而不平整,令人聯想起於施工期間覆蓋大廈的布料。岩崎的作品展現建築工程中易被忽視的織物應用,從而影射不斷變化的香港城市景觀。
這件織墊是 CHAT 六廠 2021 年夏季展覽的委託作品,上面是擷取自十首廣東流行曲的歌詞。受到殖民歷史和過往大量中國移民湧入的影響,馬來西亞人對流行文化的體驗超越了種族和地理的界限。在1960 至1990年代期間,廣東流行歌曲在東南亞掀起風潮,在馬來西亞受到華人以外的社群歡迎。儘管文化根源不同,這些歌曲依然留存於人們的集體記憶中。
這件藝術裝置建構一個類似儀式場域的空間,探索着月亮的詩意,也暗示着對未來的幻想。裝置的靈感源自藝術家對苗族銀飾的研究:在苗族的傳統信仰中,白銀被視為月亮的化身,透過轉化月亮的神秘力量來傳達希望和祈願。邵純以銀色作為視覺符號,將古老信仰和銀在功能性紡織物及現代數據傳輸中的應用結合,創造出這個半金屬半纖維、懸浮着的聲音雕塑,看起來也像一個被放大了的立體刺繡。整件作品呈現為一個扭曲並嵌入在空中的無限符號(∞),給予觀眾一種感性又令人悵然的觀看體驗,亦表達了關於未來的矛盾隱喻——在渴望與現實的糾葛中產生出的不安與徬徨。
達瑪的沉浸式裝置展現一個融合紡織美學和物料、跨越現實和虛擬空間的混合景觀。在這個作品版本中,達瑪運用了具有極佳強度重量比和剛度重量比的碳纖維物料。碳纖維自1970年代進入全球市場,主要用於汽車、建築和航空航天工業。達瑪把碳纖維安插於數碼檔案庫裏的舊紡織圖案截圖之中,並轉化成乙烯基牆面覆蓋物,再將其與碳纖維浮雕和繪圖結合,創造出多層次且不斷變化的紡織品狀態。透過交織不同的色彩、圖案和紋理,達瑪把紡織品詮釋為一種超越物質性的存在,促使我們反思由人類產物組成的「技術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