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CU Mask銅芯口罩」濾芯 湯博士親身測試 !提出日常使用&過濾效能5大疑慮及隱憂|好生活百科
撰文:GW |來源:湯博士的物理空間
湯博士親身測試 解構「CU Mask銅芯口罩」濾芯!
首先湯博士以口罩的結構作分析,他利用電子顯微鏡放大800倍,得出以下結果;
- 口罩外層:看來與一般布口罩差不多
- 濾芯外層:沒有功能
- 濾芯過濾層:主要負責過濾微小粒子
- 濾芯抗菌層:帶有銅,能抑制細菌和病毒。
- 濾芯內層:沒有功能
- 口罩內層:只為舒適貼面
湯博士發現銅芯口罩過濾層的纖維結構和密度(圖4)與普通一次性口罩(圖5)沒有很大的分別,但如果與某醫療級數口罩相比(圖6),纖維密度就明顯較疏了;除此之外,銅芯口罩抗菌層是淡啡黃色的,非常薄而且纖維很稀疏,纖維間孔洞的在1/10 毫米的尺度(圖7),因此過濾功能很小,主要是靠銅抗菌。在過萬倍放大下可以清楚看見尺度在0.1-1微米的粒子(圖9)。
「CU Mask銅芯口罩」5大疑慮及隱憂
1. 抗菌層的銅粒子未必能有效消毒過濾層
銅或氧化銅粒子有抗菌或抗病毒功能,但要有效,前提是要與銅有接觸,以及有水份讓銅能釋放離子。飛沫帶有水份,要有水不難,但問題是接觸。抗菌層只可消毒落在它表上面較大的飛沫,而不能消毒與之相鄰的過濾層。從上面的觀察得知,抗菌層的纖維非常稀疏,幾乎沒有過濾功能,微小的粒子很易穿過外層的布和抗菌層的洞孔,一直走到過濾層的纖維內才沉積下來。所以抗菌層和過濾層雖然相鄰,但物理上並沒有充份的接觸,是無法對過濾層發揮抗菌能力的。換言之,過濾層纖維中的累積的污積就只能透過洗滌除去。
2. 洗滌不能有效清潔過濾層:
官方的指引說重用口罩在洗滌過程中不可以「擰」或「扭」,以免破壞纖維結構。所以所謂的洗滌就只能是放在肥皂水中浸泡或輕揚。但博士表示,因為過濾層纖維中的空隙很小,而口罩纖維材料一般不會是親水的,如果空隙困住空氣,在沒有外來壓力下,水流未必能順利流過空隙,即使水進了去,在迂迴細小的空隙中也很難把污積沖走。如果是幾天問題可能不大,但如果是數十天,纖維內的污積就不可忽視。
3. 報告的測試結果未必能反映實際使用時的功能下降:
報告的測試只說口罩洗了40次、60次,但就未說明在每次洗滌之間口罩有沒有經歷正常使用帶來的損耗。口罩在實際使用時,令它的功能隨時間下降的,很可能是空氣污染物累積在過濾層,與洗滌未必有關。污染物有機會渚塞部分纖維間的空隙,令壓力差上升(即口罩不透氣),使口罩「愈戴愈局」,如果阻塞嚴重,又無法清潔乾淨,可能使更多空氣由口罩側邊的嚹隙進入,而不經過濾層。研究這個影響的正確方法,是在每次洗滌之間把口罩戴上模擬呼吸機上(當然真人測試最好!),在不同環境,例如是街道、辦公室或公共交通工具內,模擬人體呼吸,使空氣經過口罩 6-8 小時,讓污染物有機會累積,如此經歷多日後再作測試。如果欠缺了這一步,得出口罩可重用多少次的結論意義不大。
4. 教育大眾保養口罩的難度:
雖說洗滌方式有明確指引,但不要忘記,你要面對的是普羅大眾,不單是知識分子,對於阿公阿婆,你告訴他們濾芯可以洗,他們怕不乾淨,很自然就會又扭又擰。香港天氣潮濕,濾芯四層包裹,已經不易乾透,如果阿公阿婆不懂把濾芯拆出來洗,涼一晚能否乾透也未知。我經常勸人小心口罩的狀況(雖然很少人理我),不要戴濕的口罩,擔心病毒有機隨水膜擴散至裡面,增加染病的風險。
5. 銅粒子的毒性問題:
從上述的觀察得知,抗菌層粒子的大小在 0.1-1 微米的尺度。從口罩的結構看,抗菌層放在過濾層外面,即使有少量粒子在長期使用中掉了出來,以這個大小的粒子,又隨空氣流動的速度也很低,不容易穿透過濾層而被吸入。但這只是顯微鏡所能看見的情況而已,纖維上有沒有更小的粒子、或是否會釋放游離的銅離子,有多少機會被吸入,就不得而知了。雖知很多納米粒子的毒性在科學上還未完全清楚,把這些東西放在鼻子上長遠是否有風險,還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