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肺癌初期病徵不明顯!長期咳嗽要注意 好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香港頭號疾病殺手!|食是食非

好生活百科

廣告

肺癌是香港頭號殺手,每年奪去逾3,500人性命。醫生指出,肺癌發病年齡平均為60歲,常發於吸煙的患者,由於初期病徵不明顯,以致耽誤病情,患者很多時候確診已是較遲階段,因此死亡率高!今次就為大家拆解肺癌的成因及食咩可以有效預防癌!

香港頭號殺手:肺癌

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死亡率亦居榜首。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本港每年約有4,000宗肺癌新症,當中九成與吸煙有關。 同時,每年約有逾3,500人因肺癌死亡,當中約八至九成亦與吸煙有關。 吸煙是引致肺癌的元兇,愈早開始吸煙,患肺癌機會就愈高。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每十個煙民便有一個患上肺癌。 按統計處資料,截至2010年底本港共有65.7萬名15歲或以上煙民,均屬於患肺癌高危人士。然而,不吸煙亦不代表沒有肺癌風險,近年女性非吸煙者患上肺癌的人數更有上升趨勢。

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死亡率亦居榜首。(圖片來源:Pexels@oles-kanebckuu)
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死亡率亦居榜首。(圖片來源:Pexels@oles-kanebckuu)

長期吸二手煙增患肺癌風險 注意8大徵兆

病理學專科醫生表示,這可能與吸入石棉和氡等致癌物質,以及遺傳基因突變有關。另外,長期吸入二手煙,亦可增加罹患肺癌風險。 肺癌可分為小型細胞及非小型細胞肺癌,前者佔整體肺癌個案 15%;後者則可進一步被分為腺癌、鱗狀癌細胞及大細胞癌,當中以腺癌在肺癌中最普遍,佔整體個案40%。 不論哪一種肺癌患者,均會出現咳嗽、痰中帶血、胸痛、氣促、 疲倦、食慾不振、肺部經常受感染及體重下降等徵狀。 肺癌可分為四期,第一及第二期即癌細胞仍局限於肺部或附近淋巴腺內。

長期吸入二手煙,亦可增加罹患肺癌風險。(圖片來源:Pexels@cottonbro)
長期吸入二手煙,亦可增加罹患肺癌風險。(圖片來源:Pexels@cottonbro)

七成肺癌患者 確診已晚期

不過,若患者沒有得到適當治療,一般可於幾個月至兩年內惡化至第三至第四期(即晚期),即癌細胞經已擴散至其他器官,例如骨或腦部等。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足一成,當中大部分第四期患者,更不能活超過一年。 大部分肺癌患者均於較遲階段才察覺病癥,李國雄表示,肺癌初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以為只是傷風感冒,故約有七成患者確診時,病情已屆晚期。

肺癌初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以為只是傷風感冒。(圖片來源:Pexels@edward-jenner)
肺癌初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以為只是傷風感冒。(圖片來源:Pexels@edward-jenner)

手術後5-10日即可出院

肺癌惡化速度急而快,故患者一旦出現疑似肺癌徵狀,便應立即求醫。醫生會安排疑似肺癌患者,接受支氣管鏡、縱隔鏡或肺部活組織等檢查,以抽取其腫瘤或肺部細胞樣本化驗,藉此確認腫瘤是否惡性。若患者不幸被確診肺癌,醫生會安排他進一步接受電腦掃描、肝超聲波掃描或同位素骨骼掃描,以檢查癌細胞有否擴散跡象。 其後,醫生會因應患者的病情安排不同治療。若患者腫瘤較大、腫瘤離胸腔中心有一段距離、癌細胞僅局限於肺部及附近淋巴腺,一般可接受手術治療,切除小部分甚至一整片肺葉,大部分患者可在手術後五至十日出院。

患者一旦出現疑似肺癌徵狀,如咳嗽、痰中帶血、胸痛、氣促、 疲倦、食慾不振、肺部經常受感染及體重下降等徵狀,便應立即求醫。(圖片來源:Pexels@anna-shvets)
患者一旦出現疑似肺癌徵狀,如咳嗽、痰中帶血、胸痛、氣促、 疲倦、食慾不振、肺部經常受感染及體重下降等徵狀,便應立即求醫。(圖片來源:Pexels@anna-shvets)

不過,若患者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或單靠手術治療並不足夠, 醫生會再安排電療及化療。電療旨在殲滅癌細胞,每個療程一般為期五日。患者可能會出現噁心、吞嚥困難及毛髮脫落等副作用。化療則可加強電療效果,每個療程一般為期數天,患者須定期到醫院接受靜脈注射,醫生或會為部分病人處方化療口服藥物。接受化療可能令患者出現疲倦、噁心、嘔吐、腹瀉、毛髮脫落、口腔潰爛及易受感染等副作用。

不過,晚期肺癌患者情況較差,對化療的反應一般未如理想。幸好幾年前開始,標靶治療藥物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面世,對出現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其治療效果較化療佳。

患者須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圖片來源:Pexels@artem-podrez)
患者須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圖片來源:Pexels@artem-podrez)

肺癌標靶治療 成效高費用昂

臨床腫瘤專科醫生表示,使用厄洛替尼標靶治療的患者,其無惡化存活期較化療患者長達9.1個月,即13.7個月。至於接受吉非替尼標靶治療的患者,其無惡化存活期較接受化療者長3.2個月,即9.5個月。

再者,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少。而約有四至六成患者會出現皮膚乾燥、出紅疹等問題;另有四成患者會出現輕微至中度腹瀉,但不會出現一般化療引致的疲倦和食慾不振等副作用。 加上口服形式的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藥物,可讓患者免卻經常來回醫院,減少對其正常生活影響。

標靶治療的副作用較少,但高費用昂。(圖片來源:Pexels@sora-shimazaki)
標靶治療的副作用較少,但高費用昂。(圖片來源:Pexels@sora-shimazaki)

不過,這兩種標靶藥物的藥費高昂。採用這兩種藥物的病人,每月藥費約15,000元;其服用至出現抗藥性療程中位數約一年,故總藥費高達15萬至20萬元,基層及部分中產家庭難以負擔。有部分患者因未能負擔藥費,於網上購買聲稱成分一樣,但價錢較便宜的來歷不明藥物。這些藥物可能危害健康,患者切勿服用。目前,兩種標靶藥物尚未納入於醫管局藥物名冊資助藥物中,亦不獲撒瑪利亞基金資助。 關愛基金雖然開始提供支援,但只資助有需要病人購買吉非替尼,仍有多名適合使用厄洛替尼的病人未能受惠。

預防肺癌三式 改善飲食

面對肺癌頭號殺手,始終預防勝於治療,簡單如永不吸煙,以及戒煙,並改善飲食習慣等,已能大大減低患上肺癌的機會。

1. 遠離香煙

香煙中逾40種化學物質已被證實可致癌,即使吸食煙斗或雪茄者,其患肺癌的機會率雖低於吸食香煙者,但仍比非吸煙者高危得多。 因此,非煙民應堅決永不吸煙;煙民亦應戒煙。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煙民戒煙15年後,其患肺癌機會率與非煙民一樣。

香煙中逾40種化學物質已被證實可致癌!(圖片來源:Pexels@kam-pratt)
香煙中逾40種化學物質已被證實可致癌!(圖片來源:Pexels@kam-pratt)

2. 多吃紅、黃及部分綠色蔬果

紅色及黃色蔬果含有葉紅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他命A,有助預防癌症,故市民可多吃這類蔬果,尤其是胡蘿蔔。另外,部分綠色蔬果亦含有葉紅素,包括菠菜及綠花椰菜等。

紅色及黃色蔬果含有葉紅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他命A,有助預防癌症。(圖片來源:Pexels@mali-maeder)
紅色及黃色蔬果含有葉紅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他命A,有助預防癌症。(圖片來源:Pexels@mali-maeder)

3. 少吃燻肉

燻肉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 或可引致肺癌。因此,少吃燻肉可減低患上肺癌機會。

燻肉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 或可引致肺癌。(圖片來源:Pexels@polina-tankilevitch)
燻肉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 或可引致肺癌。(圖片來源:Pexels@polina-tankilevitch)

原文刊於:Sunday Kiss

撰文:Sunday Kiss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