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自保

火炭工廈餐廳遭遇汙水渠爆裂損失20萬 專家提供自保策略

網絡熱話

廣告

在香港火炭地區,一間工廈內的餐廳因公共汙水渠爆裂而遭受重大損失,業主朱小姐面對高達20萬元的損失卻無法獲得賠償,引發了對小商戶如何保護自己的關注。
朱小姐描述,去年4月她首次發現餐廳天花板的汙水渠出現嚴重漏水。「這裡(天花板)好像下雨般,我們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們把貨物放在這裡,全部弄濕了。」儘管及時通知了管理處,並且在翌日有人來疏通沙井,但問題並未得到解決,汙水滲漏持續發生。「汙水滲漏遍地,不光是臭,更汙染了食材和餐具。」朱小姐形容,汙水的臭味「像幾天沒有人沖廁所的氣味」。

餐廳面臨的損失與賠償問題

由於汙水問題,餐廳不得不停業數日,以便更換損壞的汙水渠。此外,餐廳內的食材和用品,包括罐頭、米、鹽等調味料,以及外賣用的紙箱、膠袋等,都因汙染而需丟棄,估計損失超過20萬元。面對這一巨大損失,朱小姐向管理公司提出賠償要求,但最終未能獲得賠償。

專家建議如何自保

面對類似的情況,樓宇檢驗中心總監賴達明提出了幾點建議。他指出,市面上有兩種公證行,一種是保險公證行,主要釐清保險責任;另一種是民事公證行,主要釐清法律責任。賴達明建議,遇到類似情況時,商戶應立即拍下照片或影片,清楚記錄事發情況。「​​這些照片和影片,需要清楚顯示事發情況,例如渠管淤塞或爆裂的位置,以及相關的受影響範圍。這些資料需要妥善保存,如果有需要,將來可以委託公證行透過這些資料,例如相片或影片去撰寫專家報告,作為法庭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