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河

【周末遊懶人包】梧桐河畔鄉情 消失前野餐、文藝遊

香港好去處

廣告

貫穿新界北的梧桐河,河口北接深圳河,一個關口之隔,天堂與地獄。昔日九曲十三彎的梧桐河,附近村落經常泛濫,今日河道修葺成明渠,河岸風光幸好還保得住,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群山環抱,鄉間小路,作物處處,美得無話可說,如此河岸生景,與相距20分鐘步程的石湖墟相比,又是另一個世界。

可惜,河岸一帶的五個維園範圍土地,包括古洞北、粉嶺北及打鼓嶺坪輋已列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2017年推土機開動,農地被夷平起樓,即將成為沙田城門河的複製品,梧桐河美景,還有香港僅餘的農業生態,正在進入最後倒數!

為此近20個本地農社及藝術創作單位, 將舉辦3天周末藝術節,透過農墟、音樂會、戲劇、野餐、手作,用創意訴說鄉土故事,身體力行告訴你人生唔一定是儲錢上車做樓奴,生活還有得選擇。

梧桐河有梧桐樹?

梧桐河英文名字River Indus,與印度河同名,相傳是由巴勒斯坦籍測量師取名。中文名字來源說法紛紜,皆因由龍耀頭至虎地坳一帶都沒有梧桐樹蹤影, 相傳河水由龍山而出為鳳水,而「鳳凰非梧桐不棲」,河道自此以「梧桐」命名。

錯晒的街燈

蕉魂樹

耕耘有方

趕雀稻草人

地產商囤地

藝術節主要發生在鄉土學社及馬寶寶社區農場之間的範圍,初版地圖由藝術節主腦人之一家維操刀,地圖會不斷在網上更新。

梧桐河藝術節

日期:13/12、 27/12、10/1/2016(10am-5pm)
地點: 粉嶺馬屎埔村馬寶寶社區農場、(顯示地圖)
上水華山村DD54 LOT503&4鄉土學社及梧桐河一帶(顯示地圖)
網址:www.facebook.com/ngtungriver
交通:粉嶺站A2出口轉乘52A/54A/56A(馬寶寶)、上水站D1出口沿龍琛路步行約20分鐘(鄉土學社)

備註:部分收費活動須預先網上報名

鄉間小路 文化導賞

要認識這片淨土,最直接便是親身行一轉。家住古洞北的李美婷,自小在鄉村長大,對鄉土景色觀察入微,今次帶領多類型導賞團,分享鄉間小故事,當中的「地境導賞」模式較為新穎,美婷解釋:「馬寶寶的恆常導賞,以村民生活為重點,地境導賞反而著眼於四周環境,小小的設計可以影響空間的用途,例如在天橋底裝上尖石,流浪漢就不能聚居。城市發展多是從上而下設計,很多商場的通道設計,也以利益為本。」鄉村地景與城市地景有大不同,從馬屎埔村口行至梧桐河,遇見的一事一物,也是歷史文化及生活小智慧,「鄉村人家慣在家門外種植龍眼樹,一來是為收成,二來是可以吸引雀鳥到訪,令寧靜的農家熱鬧起來。在小路旁發現刺蝟的長刺,已經是村童的恩物。」聽著美婷的地景介紹,短短一段看似平凡的鄉間小路,足以令城市人大開眼界。

梧桐文化導賞團

日期:13/12(10am-12nn、1pm-3pm)、27/12(1pm-3pm)
收費:免費

河畔共嘗 舌尖上的藝術

梧桐河景色風光明媚,席地而坐愜意非常,涼風陣陣的12月,野餐最好不過。由龐一鳴與5個同好創辦的本地組織「港嘢」,透過直接購買農產幫助本地農夫,成員之一浩盈及Mandy 將會在河畔分享舌尖上的藝術,落手落腳炮製有機鬆餅、糙米飯、薯仔沙律等5款拿手素食,「連鉛水都無人處理,只可以靠自己救自己!認識每一種食材, 知道食物的來源,大人細路都會食得更安心。」3天的野餐活動,還提供馬寶寶田園沙律、新界時令水果,透過與農夫一齊野餐,讓大家認識口中食物的前世今生。為免浪費食物,歡迎預早在網上預訂以便大會安排。

港嘢自由島上野餐

日期:13/12、27/12、10/1(12nn-1pm)
地點:梧桐河畔自由島草地或河畔平台(顯示地圖)
FB:kongyeahkongyeah

農青界區瑞強 唱出簡單生活

市區人在藝術節到此一遊,散步打卡賞景野餐之外,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農青界區瑞強朱Sir,不喜歡我這樣稱呼他,黑超配草帽,在田中自彈自唱,邊唱邊說田邊故事,很是有型,我覺得,他比區瑞強更有型。朱Sir 曾是歷史科老師,執教鞭十多年,作為兩個仔仔的爸爸,2012年毅然辭去安穩的教職,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梧桐河邊成立鄉土學社,由自己的三餐開始,過著簡單新生活,「經常教學生可持續生活,作為老師可以做什麼說服學生?成立鄉土學社, 以有機方法種植,目的是為農夫創造更好的耕作條件,從而推廣城鄉共生的生活理念。在香港務農,地租愈來愈貴, 農地基建費用龐大,而且需要大量人力堆土堆肥,加上銷售方法渠道有限,政府又收地,本地務農愈來愈艱難。」汗水的付出與收穫往往不成正比,「野豬會入來偷食番薯,今年天氣太熱,十字花科菜收成麻麻。」天氣不似預期,大自然的驚喜卻彌補不足,「夏天會見到螢火蟲, 偶爾還見到毛雞、喜雀、獴,春天農場的桑樹會結果,每一顆都好甜好甜。」朱Sir 邊說邊彈結他伴奏。

他擅長用音樂包裝歷史故事,「2010年第一次帶學生去馬寶寶,對梧桐河的環境感受好深刻,就想將故事寫出來,成為《粉嶺平原之歌》。」此歌也是今次藝術節的主題歌曲,他創作的十多首歌曲,娓娓道出3年來的鄉間生活,藝術節期間歡迎來聽朱Sir 說、唱故事。

《老土野在梧桐河畔唱歌―迷你說唱分享》

日期:10/1(4pm-5pm)
地點:上水華山村鄉土學社(顯示地圖)
票價:$80
FB:soilhk2012

田中劇場 戲假情真

用眼睛、耳朵、舌頭感受過這裡的風土人情,至於最引起我好奇心的節目, 便要找來藝術節的主腦人徐兆康及朱家維真情對話。兩人也是環境劇場TOMOTO 的成員,由原本只打算在田間演出一場話劇,延伸至現在的3日藝術節,串連20多個單位參與,家維強調,一切源於去年參與新界東北的抗爭活動,「抗爭議會中,我們看到好多行政暴力,作為藝術界別,我們應該做些事情去保衛這片土地。」兩人有多年的劇場經驗,首次以耕地作為舞台,透過環境劇場《田中芳樹》道出農村兩代人的故事,「故事大綱改編自馬屎埔村羅婆婆的真人真事,以食譜反思城市人的生活模式。」導演阿康說,在田中演戲最大的挑戰是360台,「環境劇場並非傳統的鏡框舞台,演出地點意義重大,觀眾可以透過五官感受馬屎埔的農村環境。」當藝術遇上永續農業生活時,當中的化學作用不止於一台戲,「永續農業的三大原則包括關懷自然、關懷人類、公平分享, 我們希望透過更多脈絡,將永續生活的種籽散播開去。」

《田中芳樹》

日期:13/12(1pm、3:30pm)共2場
地點:馬寶寶社區農場的農田(顯示地圖)
票價:$80
導演: 徐兆康
演員:梁嘉欣、伍華漢、李素嫻
FB:tomototheatre

馬寶寶永續農業 古早味佳釀

說到實踐永續農業的表表者,馬寶寶社區農場算是領軍單位,其實朱Sir 也是馬寶寶農場的門生。在馬屎埔村土生土長的Becky,自2010年起瞓身保衛家園,提出不遷不拆的訴求,與鄉民成立有機農場,開拓本地城鄉共生的先例,定期舉辦導賞、工作坊、耕作班、有機農墟等,令更多人知道本地農業的價值非只是食物生產工具,還包括生態環境、鄉土人情及生活質素。近日香港終於添寒意,也是浸酒的好時機,馬寶寶的客家糯米酒工作坊正好傳授古法糯米酒秘方,「新界東北好多村民都是客家人,做法有些少出入都會影響味道。」簡單幾個步驟,便能嘗到市區欠缺的鄉土酒香。藝術節舉辦期間,這裡不但是手作坊場地,也會同時舉辦生活墟及農墟,可以一次過帶走本地出品好物。

做法:

彩繪社區

馬屎埔村平房的藝術彩繪,早年由藝術家粉飾,每一幅壁畫、每一件雕塑也是村民生活點滴。

客家糯米酒工作坊

地點:粉嶺馬屎埔村馬寶寶社區農場(顯示地圖)
日期:19/12(詳情可瀏覽facebook)
費用:$180
FB:mapopo.page

農村的生活宗旨,是一草一木都可以物盡其用。修讀設計的because,畢業後與partner 紅彤彤成立浪花花,遠赴台中造紙之鄉偷師,利用回收紙加入乾花製作別致心意卡,不時在各大手作市集發現她們的蹤影,「用植物纖維造紙,質感較raw,主要適合做包裝紙及燈罩。」今次特別選用馬寶寶的蕉葉製作,只需要清水及簡單工具,再加一點耐性,馬寶寶香蕉紙便誕生了。

物盡其用 手造蕉葉紙

天然植物造紙工作坊

日期:27/12(1pm、3pm)
收費:$120
FB:lomfafair

紮染重現 種籽色彩

植物有時也可以成為生活用品。關心邊緣生產者的本地組織 Glocal Care,透過在地教育支持本地農業發展,當中包括今年出版的《近田得米》。今次利用天然紮染,將植物色彩發揚光大,包括以本地潺菜種籽染手帕,「平日大家在街市只會見到潺菜綠色的樣子, 但潺菜種籽其實是紫色。」導師Asta 說道。但因為潺菜當造期已過, 新鮮的潺菜籽供應有限,或會由其他天然染料如火龍果皮、紅菜頭等取代。

潺菜紮染工作坊

日期:27/12(3pm-5pm)
收費:$30
FB:glocalcare

 

延伸閱讀:

助養粟米 做有膊頭食客
【尖東好去處】海洋垃圾派膠展